生活节奏加快,加之现代人极度缺乏锻炼,再加上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饮食习惯,胆结石已经悄悄地潜伏在人们的身体内。
然而,许多人对胆结石都只是道听途说,没有真正认识胆结石。今天,单次保胆取石数量破基尼斯纪录保持者、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英灿来给大家盘点,在胆结石治疗道路上大家最容易走进的3大误区。
误区一: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,等有了症状再说。
据有关统计,有1/3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无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的,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。
从理论上讲,所谓“无症状”只是相对的,也只是暂时的,随着胆囊病变的发展,机体抵抗力的逐渐降低,胆囊结石后续肯定会出现症状。
因此,大家不能因为胆结石暂时无症状就任其不管,而失去较好治疗时机,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。所以说胆囊结石在无症状时治疗,才是最佳时机。
误区二:小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,等长大了再说。
李英灿主任表示,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!!!
从医学角度讲,并不是结石越小越安全。因为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石,反而不容易引起卡顿,更不易掉进胆总管,发生急性胆囊炎、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的概率相对降低。结合临床数据发现,发生各种并发症者,大多是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结石。
所以,越小的胆囊结石越危险,更应该尽早治疗。
误区三:一直以为是胃病,按照胃病治疗。
李主任讲到,患胆结石症的人98%伴有胆囊炎,这些炎症的存在影响胆汁的正常成分,使胆汁在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的功能受到了很大的损害,导致了病人出现了反复上腹疼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,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,许多病人自诉“心窝处疼痛”,其实这也可能是结石性胆囊炎的表现。
由于症状类似于胃病,所以导致病人第一反应是胃病的发作,从而忽略了可能是胆结石引发的疼痛。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,还延误了治疗时机,真是得不偿失。
针对以上这些治疗胆结石的常见误区,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李英灿主任提醒,患上胆结石的患者,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,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,不能主观判断,轻信民间传说,相信科学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