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泌尿系结石患者都会纠结:“查出结石后,能不能先不处理,等它自己排出来?” 事实上,虽然部分小结石存在自行排出的可能性,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、盲目等待。
西南奥林巴斯纤维软性肾镜使用记录保持者、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一科主任黄丽娟博士强调:一旦忽视医生的专业评估,仅凭“侥幸心理” 拖延,小结石很可能逐渐发展,最终引发肾积水、肾功能损伤等难以挽回的健康问题。
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黄丽娟博士指出,结石能否自排,由大小、位置、尿路条件决定,需由医生评估:
尺寸是核心:直径<5毫米(尤其<3毫米)排石概率高;5-7毫米排石概率降至30%,过程易痛、耗时久;>7毫米几乎无法自排,强行等待易卡阻尿路。
位置很关键:输尿管下段(近膀胱)的小结石,借尿液冲刷和重力易排出;肾盂、输尿管上段或肾下盏的结石,路径长、阻力大,即便小也可能滞留。需注意:5毫米以上结石入膀胱后,可能因尿道3个狭窄、2个弯曲卡住,引发排尿困难或结石增大。
尿路通畅是前提:输尿管无狭窄、炎症、粘连,小结石才能顺利通过;若输尿管本身狭窄,哪怕3毫米结石也可能梗阻。
其他条件:无肾积水、感染,肾功能正常;结石表面光滑(多数结石不规则,自排难);患者能耐受疼痛,且遵医嘱多喝水、适度活动。
黄丽娟还表示,即便小结石有自排可能,等待也暗藏危险,切勿掉以轻心:
肾损伤风险:结石卡在输尿管会导致肾积水,梗阻超几周可能引发不可逆肾功能衰竭,这是最严重的后果。
致命感染风险:梗阻的尿液易滋生细菌,引发尿路感染、肾盂肾炎,严重时会进展为脓毒血症,出现高热、休克。
生活受扰风险:结石移动或卡阻会引发肾绞痛,伴随恶心呕吐,严重影响睡眠与工作,甚至需急诊止痛。
治疗升级风险:等待期间结石可能增大,原本可尝试体外碎石的小结石,后续需更复杂的手术治疗。
黄主任继续强调,发现结石后,正确处理流程有3步,关键是听医生的:点击此处1对1咨询结石专家
出现腰痛、血尿等,或体检发现结石,挂泌尿外科,通过CT、B超明确结石情况,勿凭症状判断。
保守观察:仅适用于<5毫米、无并发症的结石,医生开辅助药物,要求每日饮水2000-3000毫升,观察1-4周并复查。
主动治疗:结石大、位置差或有积水,需采取输尿管镜/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。
急诊处理:剧烈疼痛难缓解、高热(>38.5℃)、尿量骤减,立即急诊。
保守观察需每周复查,监测结石与肾积水情况;结石排出或取出后,做成分分析,调整饮食、多喝水、定期体检,降低结石再生风险。
最后,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再次提醒:“能排出”不等于“该等待”,结石能否自排必须经医生专业评估。盲目等待可能付出肾损伤、感染休克的代价,及时就医、遵医嘱治疗,才是保护泌尿健康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