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胆囊息肉样病变"
体检报告上的这几个字让人发慌
单次保胆取石数量破基尼斯纪录保持者
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英灿
今天就把这个沉默的"胆囊刺客"
讲得明明白白!
李主任表示,简单说就是胆囊内壁冒出个小凸起,形状像水滴或小肉球。又称“胆囊隆起性病变”或“胆囊息肉病变”。医学上分为两种:
真家伙:腺瘤这类可能癌变的息肉,虽然比例小但要警惕;
假把式:胆固醇息肉占大头,相对更安全,还包括:炎性息肉、腺肌增生等;
目前认为,胆固醇息肉是由于胆固醇代谢常,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于胆囊黏膜,进而形成其息肉;而后两种息肉的常见原因是胆囊慢性炎症刺激,导致胆囊壁黏膜破坏,形成纤维疤痕增生。
▶ 长期不吃早饭,胆汁淤积伤胆囊;
▶ 顿顿大鱼大肉,胆固醇摄入爆表;
▶ 熬夜冠军+酒桌常客,肝胆代谢乱套;
▶ 饥一顿饱一顿,胆囊收缩节奏被打乱;
李英灿主任提醒:大多数人没有症状,多是体检发现的。要是出现右上腹隐痛、饭后胀气、恶心反酸,可得上心了!
1️⃣ 单发息肉>1cm:个头越大越危险;
2️⃣ 基底宽的"胖墩"息肉:蒂细的反而安全;
3️⃣ 合并胆结石/慢性胆囊炎:双重暴击;
4️⃣ 50岁以上+有胆囊癌家族史:高危人群;
5️⃣ 腺瘤样息肉个头疯长:癌变率随息肉大小飙升;
✅ <1cm且形态规则没症状,每年彩超复查别偷懒。
✅1cm以上的息肉或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生长速度过快,以及合并胆囊结石、明显的慢性胆囊炎、胆囊壁增厚等,则应该高度重视,及早予以手术干预。
云南结石病医院李英灿主任表示: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可以选择微创保胆取息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,具体方式还是要以胆囊功能情况和胆囊息肉性质为标准。
❶ 早餐要吃好,一日三餐少不了,吃饭时要注意适量,不要暴饮暴食,或饥一餐饱一顿。
❷ 少吃油炸烧烤,多吃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水果等,胆固醇大户要不得。
❸ 每年做个肝胆彩超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。
勤体检是发现胆囊问题的"火眼金睛",早发现问题才能早治疗。要是您或家人查出胆囊息肉,不要自己吓自己,尽早去正规医院问诊最靠谱!